抗日战争胜利——新生的人民政权全面建立
“两淮”人民政权的奋斗史,说来话长,最早是1928年2月9日,中共淮阴特委、中共淮安县委,在出生淮安的伟大革命家周恩来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的影响下,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毛泽东领导的湖南秋收起义的启发,在淮安北乡淮河岸边发动了横沟寺暴动,宣布成立了“淮安县苏维埃政府”。尽管被反动的国民党淮安县政府常备队镇压,但是在淮安大地上打响了武装夺取人民政权“第一枪”、揭开“两淮”人民政权奋斗史的意义和影响都是极其重大的。从那时开始,“两淮”经历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八年抗日战争中,淮阴、淮安军民全力参与和支持了事关全国和全世界前途命运的全局性的人民正义战争,而全局性的革命战争的胜利,又决定了“两淮”城市及乡村斗争的全面胜利,也就是说地方的武装斗争全部融入了全国性的人民战争的大潮之中。
“两淮”第一次解放又称“收复两淮”。这是指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从日本侵略军占领和汪精卫伪政权占领下收复本属于中国人民的“两淮”。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大反攻。1945年5月,忘图称霸世界的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接着在8月14日,日本天皇也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退居山城重庆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慌忙“下山抢桃子”,和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抗日人民争夺抗战胜利果实。这时的“两淮”地区国民党没有一兵一卒,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强大,包围了日伪占领的县城;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权组织,在广大乡村中,从上到下建制健全。地区级的有中共淮海地委(淮安县委属盐阜地委)、淮海分区专员公署(淮安属盐阜专署)、淮海军分区;县级的淮阴、淮安等县委、政府独立团及区、乡、村的党政组织和区大队、乡民兵中队等也都亦应俱全。
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如遇日伪武装部队,拒绝投诚缴械,即应予以消灭”的命令,从8月17日到31日,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和淮海军分区新二团扫除了淮阴城东西南门外的全部守敌。守城的大汉奸、大卖国贼汪记的二十八师潘干臣部,因接受了远在山城重庆的蒋介石采取“飞过海”的秘密联络的电报命令,被编为蒋记国民党第六军第二十八师,并任命潘干臣仍为该师师长,妄图依靠换了旗号的这支伪军死守苏北军事要地淮阴城而不被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收复。9月6日下午二时我军向拒绝投降、负隅顽抗之敌发起总攻,当日就收复了淮阴城。这时死守淮城的汪记独立旅吴漱泉部也接受了蒋介石的电报加委为国民党军淮安独立旅拒不向人民投降。于是新四军三师七旅、八旅和射阳、淮安独立团共8个团的兵力于9月22日8时,向所谓铁打的淮城发起总攻,激战到12时就收复了全城。
“两淮”解放后,从6日开始,苏北和淮海专区及淮阴、淮安县党政军机关分别进驻“两淮”县城。最先成立的是由陈云龙任书记的中共清江市委员会和以张一平为市长的清江市政府。同时成立了以吴觉为书记、林修德为副书记的中共两淮市委员会和以吴觉为市长、叶胥朝为第一副市长、夏仲芳为第二副市长的两淮市政府。9月底成立了淮城市,俞臻任市委书记兼市长。10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在淮城成立,分局和军区、野战军司令部均设在淮城内原江苏省第九中学内(时为日本侵略军驻淮司令部,现为楚州中学,办公室遗存两座二层楼房,共1592平方米)。10月29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参议会负责人、行政领导及地方开明士绅13人在清江市举行联席会议,经过协商讨论,一致决定统一四个解放区行政机构,11月1日成立了苏皖边区政府,按照革命统一战线的“三三制”(即行政机构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原则,推举德高望重的共产党人李一氓任主席,刘瑞龙(共产党员)、季方(农工民主党领导成员)、韦悫(早期同盟会员、着名教育家)为副主席。苏皖边区政府下辖53个县(市)、10.5万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首府设清江市。两淮成了苏皖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在苏皖边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市以下各级政府按照民主的原则,全面建立健全。为了搞好民主政权建设,当时的淮海行署颁布实施了《淮海区村镇政府选举法草案》、《淮海区区级政府选举法草案》、《淮海区各区组织法草案》和《为开展民主运动告全体选民书》,全面废除了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反动的保甲制,破天荒地实行民选制。少数文化高的地方采用票选,多数文化低的地方采用举手、捻筹子(即用竹片做成筹子,写上候选人姓名,放在候选人背后,供选民去捻)和“洞选(即在选票上印着候选人的不同符号,如太阳、月亮、树等,投票人要选谁就在代表谁的符号下面用点燃的香烧一个香洞眼子)”、“豆选(即在各候选人身后各放一只空碗,碗口上糊红纸,开一个小孔,同意票投黄豆、反对票投绿豆)”。人民第一次行使主人的权利,通过直接选举的办法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掌权人。
各级民主政府按照人民的意志,扎扎实实地维持治安、抗灾救灾、发展生产、惩奸反霸、减租减息、大兴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例如在淮阴城解放的8天内,刚进驻的苏北区党政负责同志,就发布安民告示,拨粮12万斤救济灾民。苏北银行淮阴办事处发放10万元无利息贷款支持贫困摊贩开业。淮海专员吴觉邀请清江、王营、西坝等地的士绅名流40多人举行座谈会,庆祝淮阴解放,商讨学校复课、稳定金融、增加生产等事项。苏北行委副主任曹荻秋亲临会议指导。12月16日,淮安县在淮城召开两万人参加的公审大会,判决罪大恶极的汉奸蒋鸿芳死刑。接着又在26日召开三万人的公审大会,公审判决伪淮安县长沙贵章、伪大队长高必发二犯死刑,执行枪决。淮阴县在清江铜园局广场召开4万人参加的公审大会,判处伪淮阴县长周公里死刑,当场执行;判决伪县维持会副会长李玉书和伪县商会会长黄子侯无期徒刑。第六行政区(即原淮海行政区以及后来的淮阴地区)至1946年4月,共逮捕汉奸恶霸4035人,公审枪决941人。同时进行了斗争恶霸地主、开展以“二五减租”为原则的减租减息斗争。在救灾方面,六分区党政工、军干部带头节约口粮100余万斤、捐华中币200余万元救济灾民。六分区有淮海地方医院,并建立了三级防疫机构,有效地防治了回归热和霍乱等疾病。广大人民从解放后的新生活中,深切感受到“新旧政府两重天,人民政府真正为人民”。
解放战争时期——反革命政权武装复辟
现在的青少年和一些中年人,都不知道何为“二茬罪”、“二遍苦”?!素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人民,对此却是永远不忘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在美帝国主义大力支持下,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定的“又十”和平协议,全面发动内战,悍然进攻包括两淮在内的苏北、胶东、中原等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和苏皖边区的广大军民,根据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1949年9月19日联名给中共中央电报中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取得了“淮阴保卫战”、“涟水保卫战”、“淮沭路反击战”、“宿北战役”等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的重大胜利后,主力战略转移,地方武装在农村内线坚持斗争,国民党反动军队占领了两淮和各县城镇,在清江设立了以张雪中为主任的“淮海绥靖区司令部”,从专员公署到县、区、乡、保、甲,全部恢复了反动政权机构。两淮人民暂时重新丧失了政权,丧失了土地,丧失了城市。万恶的国民党反动特别是地主还乡团比起《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和《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之流的凶狠有过之而无不及,疯狂地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对贫雇农和党员干部进行反攻倒算、拔田倒租、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关押枪杀,真是血海深仇,罄竹难书。由于至今还没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革命复辟在淮安的罪恶实录》的专门史料,仅能据我所知和从有关史料中零星所见略举几例。
当时我刚刚才记事时,黑色1946年的深秋时节,就亲身感受到政治乌云压向两淮,含泪看到带领我们家乡的广大贫雇农斗地主分田地、负责原地坚持的淮安县石塘区的区委联防主任吉波同志,一位深受人民亲敬的共产党好干部,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逮捕。国民党区长狰狞地交待刽子手说:“不能一枪让他死,要多打几枪,叫他受受活罪。”后在淮城南门外被敌人连打八枪而牺牲。全村60多户分得田地的贫雇农户主全部被“还乡团”五花大绑,抓到区公所,严刑拷打,强迫交出地契,补交地租(加上利息),否则就要关入大牢。
1946年8月1日,盱眙的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制造了“万石事件”,残酷杀害淮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永弼等四名革命干部。现属洪泽县的仁和集游击队员陈邦儒的母亲被地主、还乡团抓住逼其交出儿子遭到拒绝就被活活打死。盛立富连长(后光荣牺牲)妻子被逼逃亡,地主、还乡团抓住其12岁的侄儿,毒打致残。敌人逼迫游击队连长田吉余妻子交出丈夫,她拒不开口,当场就被毒打而死。淮河区委书记陈一石的母亲被国民党的管镇镇长抓住,逼其劝儿子投降,遭到严辞拒绝,被关在猪圈里折磨而死;陈一石同志的四岁小女儿被国民党保长从亲戚家抓去毒打四天后死亡。淮阴县五里庄一带的地主、还乡团公开叫嚣“谁敢要我的田,我就杀谁的头!”徐溜区农民张禾波被地主、还乡团抓住,四个壮汉紧拉其四肢绷开,让其在惨叫声中活活埋入土中……
1948年12月1日,国民党驻清江的反动军队败逃之前,疯狂抢掠,纵火烧毁美国教会的仁慈医院,夜间在城北城隍庙会荒地枪杀、活埋我地方革命干部和群众许大中等40余人。
这一历史时期虽然没有完整的反革命政权复辟史志,但就是这些零星的血泪史料,就足以警示我们当今和未来的淮安人,要知晓和牢记这段惨痛史!
淮海战役胜利进军——人民政权全面复建
为了从国民党反动派手中重新夺回人民政权,“两淮”广大军民在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从1946年9月19、21日我军先后撤出“两淮”以后,就奋起自卫,从反击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大举进攻开始,经历了两个方面两年半时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才取得了“两淮”二次解放的重大胜利。
一方面是坚持武装斗争,积极收复被国民党反动派占领的农村集镇和县城。以六分区为例,仅从1946年6月到1948年12月,就作战达1537次(不包括民兵游击队升为主力后的战斗),歼灭敌军26000余人,瓦解敌军5550多人;缴获各种枪1万余支、炮143门;有5011位烈士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再一方面是出人出力出物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特别是支援与参与淮海战役。仍以六分区为例,从1946年8月至1948年12月,全区共计参军补充主力部队22080多人,整建制提升为主力部队的计两个旅7个整团15000多人,零星向解放军输送子弟兵1519人,总计参军和上升主力部队39000多名。在淮海战役中六分区三次组织担架5724副,组织担架队员35280多人。淮阴县同袍乡(今张集乡)女担架队员李兰贞四次参加常备担架队,与男队员一起抬伤员,途中护理伤员如亲人,敌机扫射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休息时烧水做饭,精心照料伤员和担架队员。像他这样的女担架队员,全分区共有2000余人。陈毅司令员说得好,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子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战争进入第三年的中央九月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兼军委代总参谋长周恩来提出并由《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通知》向全党全军部署的“准备着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会战”的战略任务中的一次最大的战役。这一战役有一个由“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的过程。随着战役的胜利推进, 1948年12月1日我军就解放了徐州。2日,淮阴城内及外围王营、杨庄等据点的国民党华东“剿总”第一绥靖司令部、五十一军四十师、四军五十九师等官兵大肆焚杀抢掠后,犹如丧家之犬,夹着尾巴,沿运河线南逃。第六军分区(1949年5月改为淮阴军分区)二团于当天下午四时左右,沿着今日淮海路的走向,由北向南进驻淮阴城,分区司令赵海峰和副司令吴大林率领一团和三团向南追击逃敌。
当时的蒋介石眼看自己倾其大部分军事家当的“徐(州)蚌(埠)会战”溃不成军,精心筹划的“守江必先守淮”的战略已经破产,妄想 “亡羊补牢”,就紧急电令南逃的第一绥靖区司令周岩:停止撤退两淮,限于四日前重占淮阴城,控制运河线,进而北援徐州。南逃途中的周岩不敢违抗军令,立即率部北返,妄图重占淮阴。1948年12月3日上午8时,由淮阴子弟兵独立第六旅第一团在山芋行阻击敌人,同北犯的三倍于我的敌军展开了一场保卫淮阴、解放淮安的激烈战斗,共毙伤敌军师参谋主任和一名团长以下官兵400余人,敌军遭到沉重打击后,斗志丧失,复又沿运河一线南逃。此时,五分区(即后来的盐城军分区)两个团和苏中地方武装正向运河线高邮、宝应、淮安县城挺进。敌军在夺回淮阴无望、苏北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害怕南逃的运河路线被我军切断,遂于8日深夜仓惶撤离淮安城,向南逃窜。9日,我军独立第六旅不战而解放了淮安、宝应两座县城。
“两淮”二次解放后的1948年12月2日至5日,苏北军区两淮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两淮市警备司令部、中共两淮市委和两淮市政府就随之先后在两淮市成立。两淮市委书记吴觉兼市长,副书记林修德、第一副市长叶胥朝、第二副市长夏仲芳。9日淮城获得解放,隶属两淮市的淮城市政府也随之成立,其市长为吴迪人。
为了适应解放初期的革命和建设的恢复与发展的形势需要,于1949年3月11日上级决定撤销了两淮市,改设清江区并入淮阴县,淮城市改为淮城区并入淮安县。这年的5月25日,苏皖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改为苏北淮阴行政区专员公署,迁入淮阴城,辖淮阴、涟水、泗阳、灌云、宿迁、新安、沭阳、睢宁、邳睢、淮宝10县。淮安县划归盐城行政区。淮阴、淮安两县县委、县政府先后从农村迁入清江与淮城。
从国民党的残酷统治下获得解放的“两淮”人民,当时亲身感受到最为满意的是党和人民政府确保社会秩序平安的政绩。两淮市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即与驻清江部队一起召开商民代表会议,成立临时商会,组织消防小组,帮助维持城内秩序。商民们都响应政府号召,自动开门营业,城内秩序井然。这月的10号两淮市政府发出布告,明确宣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业;对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不予逮捕,解散国民党一切特务机关;欢迎外逃的地主、富农等回乡生产。1949年的元月1日,两淮市政府发出布告,明令禁止鸦片海洛因的吸食与贩卖!禁止各种赌博!这月的16日,两淮市公安局组织干警检查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和特务人员的登记和居民户籍登记,切实加强了治安冬防和春节安全保卫工作,使人民大众平平安安地欢度春节!这一年的10月12日,淮阴专员公署发出公告,发动群众,严厉打击沭阳、灌云、新安等县少数特务分子捏造“毛人水怪”谣言、扰乱治安、破坏生产的罪行,使人民生产生活安定,深切感受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新生的两淮人民政府坚持把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当作首要任务,重点做好。当时不仅要医治战争创伤,面临战后重建,而且要抗灾救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两淮市政府成立的第七天,就恢复王营、西坝和杨庄盐场的生产,贷款华中币500万元给失业工人做资本,成立了西坝织席生产合作社。仅隔五天,为了发展工商业,两淮市政府于1948年12月17日,又发出豁免营业税的布告,免征1948年12月至1949年三月的营业税以及1949年1月生活必需品的产销税。紧接着在这个月的29日,以促进商业贸易为目的,两淮市政府发出了《出口货物暂行管理办法章程》、《进出口货物税征收暂行章程》、《货物产销税暂行章程》和《营业税征收暂行章程》四种法规布告,市面上很快出现了正常买卖、日渐繁荣的局面。在恢复商业的同时,两淮市政府又帮助因灾有困难的小生产者,市政府发放救济粮3万斤、募集华中币46、5万元,救济贫民安度春节。两淮市生产推进社发放贷款322万元,给市区22家铁铺,恢复了小农具生产供应农民春耕生产的需求。到1952年底清江市工业、手工业总产值达到1573.4亿元(旧币),比1949年增长了2.56倍。
当时的六分区,在这一年共领导90多万灾民渡过了灾荒,抢救了濒临死亡的20多万断炊户,又救济了从国统区、游击区入境的10多万灾民。
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两淮市和淮阴专区的党委和政府顺应民意,十分重视战后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两淮市政府一成立,就动员市区各学校尽快复课,保证中小学生正常学习。到1948年底,全分区的区学、村学由1110所增加到1943所,中学由4所增加到6所,教师由1752人增加到4281人,在校小学生为5.15万人,中学生为1200人。1949年1月2日,新创办了两淮市委机关报《两淮报》。两淮市人民医院也于这月的4日正式开诊。
“两淮”人民从失而复得政权的历史经验中深切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是人民的命根子。所以人民都把新生的人民政府亲切地称为“民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