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北方
1948年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布“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当时,由于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许多民主党派总部及大部分民主党派领导人、社会各界代表人物都集聚在香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将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护送到解放区,筹建新政协、创建新中国,已成为中共中央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之一。但南方尚未解放,要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排除港英当局的百般阻挠,秘密、安全地实现这场穿越台湾海峡的迁移行动,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可以想见。
毛泽东、周恩来指挥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经过香港分局和华润公司等机构的周密安排,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等300多位民主人士分批北上解放区,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组织民主人士从香港北上这一壮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2.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接收改造国民党部队188万人,而国民党第六十军是唯一一支起义后被整军改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的部队。
该书以纪实的笔法,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文献记载和历史档案,以及对近200位亲历者的采访,详细记述了国民党第六十军长春起义的前缘后果、起义后的思想改造和组织整编过程,如安东整训、兴隆整训、“泪血大控诉”和“思想还家”运动等,以及改造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在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英勇战绩等重要节点。
通过部分起义官兵和改造起义军干部的自述,详细记述了部分起义官兵的人生经历和他们起义后弃旧履新、命运多舛的心路历程,如由于当年接受思想改造的深度不同,以及种种个人(如受旧制度和旧军队的影响程度)或历史(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等原因,有的人起义后被历史的大潮无情地吞没,有的人起义后虽历经了个人命运的多舛却对当年的起义始终无悔。该书毫不隐讳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在实现新旧交替过程中思想改造的艰难与曲折。
3. 1937延安对话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着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4. 跨越(1949-2019):不懈的奋斗
本书围绕不懈奋斗这一主题,从理论品格、历史运动、艰苦奋斗、文化传统、革命文化、实践向度、改革开放、伟大梦想、奋斗目标、看家本领、良好环境、党的领导等十二个方面,旨在阐明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彰显奋斗的意义,明确奋斗的要求,以彻底的理论和铁一般的事实深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本书围绕不懈奋斗这一主题,为弘扬奋斗精神、提供奋斗动力、掌握奋斗方法进行系统展开论述,为前三部曲落在实处提供实践路径。
5.破茧
在《破茧》一书中,外交学院教授、国际政治学者施展告诉我们,首先要破除各种观念对现实的遮蔽,在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前提下,看到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不重合,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封装式思维”的不妥之处,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也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在世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种种优势实现的,中国也当之无愧是超大规模国家,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
而在另一层面,人类秩序的每一次演化,都与技术的推动有关。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字节跳动与华为等公司遭遇的困境,反应出各国深切关注穿透国界的数据带来的政治外溢效应,背后则是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扞卫。
深入理解技术时代的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机理,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看清全球治理秩序的演化方向,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6.为什么是中国
金一南将军全新着作,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一代一代人铸就的中华之魂。以广阔全面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激昂的气势,向读者生动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以历史为脉络,将从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为研究材料,寻道问路,深入分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解读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鸟瞰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较量,理性瞻望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真人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正是这些真人点燃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
7.内心的真相:瞿秋白散文诗歌选
本书选编了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瞿秋白的部分着作,有最早报道赤色苏俄的报告文学经典《赤都心史》,有作者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写罢的《多余的话》,以及其他挟带着炽热情感的散文诗歌。在中国共产党烈士里面,瞿秋白可能是最具文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他愿意把喜怒哀乐形诸笔墨,倾诉内心的声音和描摹事实的真相,哪怕会引发争议,有悖于时局。也正因为如此,他以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一颗坦诚的赤子之心获得了同时代人的尊敬和后来者不绝如缕的怀念。
8.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25年,杨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员的计划因弟弟杨立青的顽皮而失败,生来性格相冲的兄弟俩先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找寻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华和共产党员瞿恩、瞿霞兄妹的帮助下,考入黄埔军校。
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以及经过东征和北伐的历练,立青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与进入国民政府政治核心层工作的立仁产生主义之争,兄弟俩在“四一二”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阵营,隔阂日渐加深。
抗日战争爆发,立青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上战功卓着,立仁则在重庆开展情报工作,兄弟俩暗自较劲。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立青先从事我军后勤保障工作,后转至一线战场,直接面对盛气凌人的立仁和黄埔旧同窗。国民党失道寡助,兵败如山倒,立仁从战场上狼狈撤退并带着立华等杨家眷属逃往台湾……
历史的进程见证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争,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殊死较量的胜负成败,历史的发展期待着血浓于水的民族统一。
9.置身事内
本书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10.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本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简史。100年每年选取代表性原始档案文献,引出100个重大事件,以此串联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着重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动故事,史实准确,角度新颖、立体全面,重点突出,细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