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的议案”的决议
(2020年1月12日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将《关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的议案》作为本次大会议案,交由市人民政府办理。
会议认为,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段,打造“千秋淮扬”文化高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一区两带”等重大战略,统筹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下一步,要按照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淮安“千秋淮扬”文化高地的定位,围绕构建“一廊三区八园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加快建设多元兼容的文化长廊、水绿相映的生态长廊和交流互鉴的旅游长廊,努力打造以独特漕运文化、水工文化、淮扬文化等为底色的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让千年运河留下鲜明的时代华章和淮安烙印。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近期应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推进。全面对接国家和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主动先行先试,谋划实施一批重特大项目,争取获得国家和省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制定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从全局全域角度长远谋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牵头作用,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市直部门行业责任,整体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协调会办、督查督办等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坚持保护为主原则。配合做好《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工作。推进清口水利枢纽遗址等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设立统一保护展示标识。持续开展大运河文化遗存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动态更新大运河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洪泽湖大堤等在用水工、航运遗存的日常管护。精心策划山阳湖片区保护开发,加快打造运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提升“互联网+”大运河文化遗产监管平台,落实文物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传承工程,加大对文楼汤包等老字号传承发展支持力度。加强对河下古镇、马头镇、龟山村等历史文化聚落的整体保护,鼓励多元参与,延续传统格局,展现传统风貌。
三是坚持彰显文化特色。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段建设。启动建设中国水工科技馆等专题展示场所,加快板闸遗址公园、泗州城遗址公园建设,提档升级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运河博物馆,规划建设综合性、专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民俗馆,利用数字语音、全景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展示展陈效果。发挥驻淮高校优势,依托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淮安分院等平台及行业技术力量,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出运河文化主题,组织创作文学、舞台艺术、影视、美术、音乐等精品,利用新媒体宣传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成果,讲好淮安大运河故事,彰显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品牌。串联清口水利枢纽、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洪泽湖大堤等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周恩来纪念地、水上立交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大运河文化资源从分散的地理空间转变为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对接高铁时代,加强与“长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间的旅游联程联运。加快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三级游客服务中心。增加物联网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淮安“智慧旅游”水平。策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体育等深入融合,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五是坚持绿色生态优先。扎实推进大运河水系治理保护,结合“河长制”“生态河湖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加强水环境治理,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有效发挥南水北调、河道行洪、农业灌溉等功能,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积极创建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力争成为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空间管控利用,严格防控环境风险,保护滨河生态系统、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人文景观风貌,推动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空间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坚持治理与提升相结合,启动制定负面清单,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实施沿线自然及人文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工程,精心构建水景交融、错落有致的布局,着力建设美好运河家园。
此项议案的实施情况,由市人民政府向下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对议案办理工作应加强检查,督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