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站内导航
        Site Navigation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的通知
        时间:2021-07-22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字号:[ ]

        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划内容,认真抓好落实。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7月19日


        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淮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年7月


        根据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精神,市城管局党组进行了认真调研,制定未来五年城管工作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期间城管工作简要回顾

        “十三五”以来,淮安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坚强领导下,紧盯创建工作中城市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主动作为,精细管理,高分高位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切实保障了城市市容秩序井然、环境卫生整洁有序、社会稳定百姓平安。2017年,淮安市城管局被人社部、住建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是全省城管部门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我局成立以来首次获得的国字号最高荣誉。相继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省住建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住建厅工人先锋号”“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等称号。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集体二等功”;荣获了“全市中心城市建设先进单位”“城市长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食博会工作先进集体”“防违治违先进单位”“101%服务流动红旗”“市人大代表建议承办优秀单位”“市政协提案办理优秀协办单位”等荣誉。

        (一)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创建“4856”行动,重点抓好“一把手”示范工程、样板工程、文明商圈创建三大任务。召开了“门前五包”现场会,开展了“门前五包”专项巡查,健全“日告知、周评比、月推荐”考核机制,完善诚信“红黑榜”和星级评比制度。开展了建筑外立面整治战、“拆违清非”整治战、“户外商业广告、广告设施和店招店牌”整治战、车辆乱停乱放整治战等四大整治战,开展“春季市容整治月”集中整治、“净环境、提品质、迎国庆”市容环境整治、露天焚烧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等整治活动,为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巨大贡献。

        (二)全面深化为民服务品牌。“停车便利化工程”深入推进。成立市停车设施管理服务中心,出台《淮安市市区停车场管理办法》《淮安市推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建成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实现全市停车后诱导“一张网”,对100家各类公共停车场的停车数据实时发布。采取NB地磁技术和高位视频桩等技术,建设了拥有4500个泊位的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建成淮印时光文创园、勺湖公园等智能机械立体停车库3座,停车泊位362个。“十三五”期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9万个,包含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泊位1.8万个。实施非机动车免费停放、公共厕所免费开放、便民服务设施免费发放等“三免三放”工程。全市共有环卫公厕742座,其中二类及以上公厕405座,占比54.6%。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大学城疏导点等12处、4.8万平方米大型便民疏导点,引导周边流动摊贩入点统一规范经营,以疏导促管理,以安置促稳定,形成了“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推动城市长效管理精细化。制定出台了《淮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形成24大类125条管理标准,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条块粗放型向集约精细型转变。对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的32个街道、乡镇,持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主动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数量大幅增加,管理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交办问题3.21万件,整改2.93万件,整改率达91.3%。完成省住建厅下达的“931”专项整治项目4196个,其中“九整治”项目995个,“三规范”项目3201个,投入资金85.15亿元,获省补资金1.1639亿元。创成15条省城市管理示范路、12个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严格执行违法建设“零补偿”制度,市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46.95万平方米,其中,拆除存量违建32.5万平方米。

        (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全面启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日处理200吨餐厨废弃物。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模式,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95%以上。按照“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流”的垃圾分类工作思路,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共有798个居民小区启动实施垃圾分类,机关事业单位完成率为97%;公共区域累计投放分类收集桶或果壳箱超过1.2万组,覆盖率达100%。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县区建成年处理8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

        (五)数字城管平台高效运行。2016年9月29日,我市数字城管项目以91.6分的高分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建成了以5大类城市管理部件和6大类管理事件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覆盖全市7个区约200平方公里,已普查城市管理部件109.67万个,划分万米单元网格1.08万个、巡查责任网格68个。“十三五”期间,市数字城管平台上报案件60.38万件,受理立案58.82万件,处置数57.02万件,按期处置52.56万件,应结案57.06万件,结案数56.96万件,处置率、按期处置率、结案率、按期结案率分别为99.81%、92%、99.82%、92.01%,远超住建部标准要求。

        (六)全力打造文明执法队伍。以“法治城管”建设和全国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建立“城管+公安+律师”执法机制,并获市创新创优二等奖。集中组织城管骨干培训、城管综合素质培训、城管执法业务培训,每年举办了“法治城管”高端论坛、全市城管执法比赛。开展全市城管系统案卷评查活动,评查案卷3000余本,案卷质量、办案水平持续提高。完成局超职数配备科级干部消化工作,选拔任用科级干部85人次。完成市委对我局党风廉政巡察整改各项任务。开展了“两为”专项整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全局干部职工思想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播出“法治城管”电视节目49期、“城管之声”电台节目220期,专题聚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功举办“喜迎十九大 文明伴我行”城管知识电视大赛、环卫工人节等系列活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精细化程度不高、创新项目不多、城乡环卫统筹不快、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制约了城管事业的跨越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聚焦这些问题,重点予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市委全会和省、市“两会”部署要求,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着力营造更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便民利民的城市环境,确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新淮安、推进建设“美丽淮安、开发淮安、创新淮安、幸福淮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建工作内涵,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将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党建引领业务,大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法治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者依法办事能力。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确保公平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注重管理执法协同。

        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执法,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拓宽沟通渠道,了解群众心声,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解决市民反映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4.坚持融合创新。创新整合城市管理力量,补齐城市管理短板。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建立“联动联治”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合力破解城市管理“难点”“热点”“堵点”问题,构建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5.坚持科技先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城市管理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运用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城市管理各类数据,加速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法治城管、智慧城管、百姓城管”为建设主线,围绕住建部、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贯彻城市管理发展新理念,以城市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广大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构建城市管理新体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法治化、科技化、人性化、社会化水平,实现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新跨越,建成“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进入省级先进行列。

        (二)具体目标

        1. 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水平。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市民维护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意识。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

        2.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质效。实现全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6%。其中,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5%,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率100%,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5%。

        3. 提升环卫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实现公共环卫设施完善配套、整洁美观。做到环卫设施合理规划、精心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功能齐全、运行正常,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群众使用需要。

        4. 提升民生工程保障水平。全面建成并优化提升全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实现停车场总泊位、剩余泊位展示和一键导航、无感支付等功能,80%以上具备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数据的接入并实时发布。深入推进“厕所革命”,餐厨废弃物处理扩建、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等项目顺利运行。

        5.提高城管综合执法水平。市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编制按照不低于城市常住人口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比例核定。每年举办1期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城管执法水平有较大提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率不超过1%。

        6.提升城管智慧化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城管执法办案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一)行政执法建设

        1.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中央、省、市要求,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领域积极推行综合执法,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目标。

        2.加强综合执法高位协调。成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协调解决综合执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加强各相关部门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职能衔接,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案件移送、备案会商等协作制度。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力度,开展联合执法。

        3.加强对县区执法指导。每年举办全市城管执法知识培训班,加强对县区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力度。安排专人到县区局进行行政执法方面的授课。建立“以案释法”制度,每年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常态化开展对县区局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案件办理、执法卷宗制作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4.推进城市管理立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我市城管工作实际,按照“不抵触、不重复、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出台《淮安市市区停车场管理条例》,加快《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淮安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推动《淮安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淮安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立法。

        5.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城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清单,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实现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6.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制定完善执法办案考核具体办法,每年开展两次执法案件评查,促进城管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开展全市“十佳优秀案卷”“十大办案标兵”评选活动,引领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城管法律法规,提高办案能力。

        (二)城乡环卫建设

        7.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增加环卫作业车辆购置,环卫机械化率达90%,加大环卫新能源车辆投入,力争新能源车辆在新增环卫机械车辆中占比达50%。加大一类、二类公厕建设力度,新建不少于50座、改造不少于80座公厕,力争二类及以上公厕占比达到60%;加大大中型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对王元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及生态修复。2021年完成中科垃圾焚烧电厂资产重组,力争重组后改造增加800吨/日炉排炉焚烧项目;2022年完成淮阴(光大)焚烧厂500吨/日扩建工程;完成市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项目扩建工程、淮安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加快推进飞灰处置利用项目。

        8.强化市场化保洁督查。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在环卫市场化范围内及内环高架进行日常督查;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方式,适时开展高架环卫作业夜间督查;组织开展市区两级联合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书面通知项目公司整改。

        9.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形成各环节无缝对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组保洁、镇(村)收集、县(区)转运、市(县)处置”的城乡垃圾统筹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实现转运处理率达100%。

        (三)市容市貌建设

        10.强化市容管理规划设计。加强“城市家具”规范管理,对道路附属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实行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切实解决“城市家具”杂乱无章问题。

        11.推进停车场建设管理。进一步集聚市区公共停车资源,继续增加各类停车设施供给,市区年均增加各类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年均增加0.6万个以上。市区各类停车泊位总数达到60万个以上,市区停车泊位总数与小汽车保有量之比达到1.3:1以上。

        12.打造清朗有序城市空间。严格执行《淮安市城市广告总体规划(2014-2030)》,持续推进户外广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度治理,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和再提升。科学规划城市夜景亮化建设,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管控协调,逐步形成“点、线、片”相协调的亮化景观体系。整合夜景亮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市区景观亮化智能化控制全覆盖。   

        13.严格规范渣土管理。构建“密闭化运输、智能化管理、资源化利用”的渣土管理体系。每年开展4次以上渣土联合整治行动,严查抛撒滴漏、乱弃乱倒行为。建立市区智慧渣土管控平台,对渣土运输全过程实行视频化、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规模适宜、管理规范”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体系,探索特许经营模式。

        14.重拳治理违法建设。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加大查处力度。制定查处违法建设的相关法规,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办法。严格控制新增违法建设,全面压降存量违法建设,重点加强对高架沿线、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居民小区等区域乱搭乱建的管控,研究有效解决高档别墅区域违建问题的办法。

        (四)城管市场化建设

        15.推进环卫市场化。在主城区深入实施环卫市场化保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环卫市场化保洁,积极推进县区环卫市场化保洁,力争达到70%,提升城区环境卫生保洁水平。

        16.推进停车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市区重点医疗机构及周边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专项债券项目,在重点医院或周边规划建设5座机械立体停车楼(库),增加2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全面建成并优化提升全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市区实现累计超过8千个以上道路停车泊位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市区共享单车监管系统平台和2000个以上共享单车定点停放点(单车驿站),累计投放共享(电)单车总数控制在5万辆以内。

        17.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区渣土运输车辆全部更新为环保密闭渣土车。提档升级小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达到省住建厅标准要求。在市区新建一座年处理130万吨建筑垃圾的规模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

        18.推进户外广告市场化。建立户外广告分级管理制度,成立户外广告审批领导小组,大、中型户外广告设施由领导小组统一扎口审批,确保新增商业广告审批、拍卖公平公正,大型广告位公开拍卖率100%,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完善公益广告管理,公益广告占比率达到户外商业广告的20%。

        (五)智慧城管建设

        19.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根据国家、省、市三级平台的目标定位,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体系,建设智慧协调、行业应用、公共服务、数据汇聚和数据交换等系统。对接国家、国家12319公众服务号、省级平台、12345平台、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城市管理的相关数据。拓展城市管理行业应用,包括智慧环卫系统、户外广告管理系统等系统,完善渣土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等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资源整合,完成全市城市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考核管理评价和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管理智慧监管平台,促进数据互通、共享。

        20.深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高位协调作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包块管、综合管理”的城市管理机制,强化街道(乡镇)属地管理职能,构建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大城管格局。开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纳入评价指标。发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优势,加快问题受理、派遣、交办和督促整改效率。落实月点评、季推进、年总结工作例会制度,探索引入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参与等方式。

        (六)城管装备建设

        21.统一执法装备标准。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加快城市管理装备配备步伐,扩大执法装备配备的范围,严格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让执法装备更加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加大执法装备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将执法装备配备资金纳入政府财政支出的优先安排领域,满足实际执法需要。指导市、区(县)城管执法装备配备管理工作,督促抓好各项标准的落实。

        22.完善执法保障。树立“强化保障”就是“保执法管理好”的意识,为执法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健全城市管理执法装备使用、维护、报废、更新等方面管理制度,建立实物储备和按需申领模式。加强执法装备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七)城管党的建设

        2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带头严格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切实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好队伍,切实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坚决杜绝城管领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情况。抓好对全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勤政廉洁意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培养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爱岗敬业、勤奋务实的城管队伍带头人。

        2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重抓党员教育培训。每半年组织1次党员培训。组织党员走出去开展红色实境教育。严格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25.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严格做好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工作,压实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的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阵地意识,旗帜鲜明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筑牢思想防线。完善网络宣传和舆情引导机制,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正能量。

        (八)政务服务建设

        26.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城市管理领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涉工程项目类行政许可审批流程,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效率。提倡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柔性执法”,为新业态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27.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为导向、以信用信息系统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为重点,以建立完善联合奖惩机制为关键,建立较为完善、具有淮安城管特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运行机制。加强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增强信用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完善制度,依法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28.完善沟通渠道。健全沟通交流机制,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限时、认真办理市民群众通过12345热线、来信来访、新媒体留言、领导信箱等渠道,认真解决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反馈,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优良的城市生活环境。

        (九)城管队伍建设

        29.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城管系统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城管系统干部队伍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实行全员培训、全方位培训。每年开展“读一本好书,进行一次调研,撰写一篇论文”的“三个一”读书活动。

        30.培育城管典型。围绕深化“法治城管”品牌建设,创新方式方法,打造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先进示范点和先进基层人物。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广泛开展宣传推广,使全市城管系统学有标杆、干有榜样,形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升宣传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运用融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开展新闻宣传和网络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

        附件:1.“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主要指标.docx

           2.“十四五”城市管理重点项目计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