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区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机装备产业链条、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
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前进步伐,该区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组建农机装备与技术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研发蔬菜、芦笋、西瓜等特色产业全程或关键环节机械化急需的农机装备,填补机具断档空白,解决“无机可用”的难题;加速培育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新型耕作、水稻育秧、农产品加工等农机装备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同时,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并加快推进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作业管理上的应用。
巩固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加快农机装备向高质高效转型,该区推动16个主要涉农镇(街道)进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鼓励开展农机装备升级换代,夯实水稻育插、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加快水稻、小麦制种配套机具向精准智能、高效绿色转变,注重适机化品种选推,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推广使用农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减人化、少人化,突破主要环节生产田间无人化作业技术。此外,大力倡导绿色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大力支持犁耕深翻、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秸秆离田、水肥一体、节水灌溉等农机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到2025年,全区推广无人驾驶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拖拉机等智能装备1425台以上,具有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占比达55%。
大力推广特色农机新装备新技术。该区围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产业,对照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着力提升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在蔬菜生产上,试验推广起垄、移栽、采运、环控、灌溉施肥等关键环节机械化集成技术;在畜禽养殖上,重点推广自动喂料饮水、集蛋、环境控制、粪污处理、远程视频监控等现代设施装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水产养殖业上,试验示范推广无人投喂、水体增氧、射流消毒、活体运输和水质监控等机械化技术,倡导和建立渔业健康养殖机械化新模式;在林果业上,发展林果树管理与果实采摘平台,重点推广修剪、施肥机械化技术;在农产品初加工上,重点发展预冷、清洗分级、包装、保鲜储藏、烘干、冻干、冷链等设施装备。力争到2025年,全区建设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园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