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大运河淮安段特色文化资源,串联起沿岸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力打造“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让古老运河讲述新时代故事。
打造品牌活动。成功举办淮安首个全程马拉松公开赛、淮安市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连续两年主办全国A级赛事——中国·淮安大运河铁人三项赛,吸引全国各地近千人参赛;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运河沿线8省30市100余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展演;举办“运河之都 非遗之美”摄影作品展、第二届运河文化教育联盟年会等多项运河主题活动,提升淮安运河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文化传承。成立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加强对淮安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开发以大运河文化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增进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提升淮海戏、十番锣鼓、金湖秧歌等国家或省级非遗项目影响力,助推淮海琴书、渔鼓舞、博里农民画等由分散走向聚合、从田间进入城市。先后开展两届着名作家“运河之都淮安行”采风活动,推出一批宣传淮安运河文化的精品力作。
强化遗产保护。广泛宣传《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收集大运河遗产保护标识和界桩资料、非遗项目名录以及运河影像资料。实施大运河监测平台提升工程,实现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全覆盖,确保对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与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实施数字化监控。调研淮安大运河文化遗产和非遗项目、部分历史文化风貌区,深入古末口、五河口、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等遗产点走访调研,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遗产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深化文旅融合。挖掘整理淮扬菜文化等运河文化衍生的非遗项目,丰富文化和旅游发展业态、拓展文旅融合空间。依托运河资源,推出特色村镇游、运河水上枢纽游、运河区域名人故里游等一批精品运河旅游线路。繁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御码头运河文化旅游中心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