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淮阴区:创新举措 真抓实干 确保村庄污水治理工作善作善成

        时间:2022/12/26    来源:淮阴区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乡村振兴难在污水治理。要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此,淮阴区委区政府迎难而上,扭住顽症,发力攻坚,初战告捷!2019年,《中国环境报》、《江苏公共频道》等上级媒体宣传报道了淮阴区村庄污水治理先进经验。2020年全省村庄污水推进会在淮阴区召开,省政府领导对淮阴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给与充分肯定。2021年,全市水污染防治“首季争优”总结暨汛期水质保障工作推进会在淮阴区召开。今年淮阴区成为淮安市唯一一家“全省十个村庄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县区”。告别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令人心痛的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碧水绕村落,虾欢鱼更肥生动现实,美丽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正在徐徐呈现。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污水治理百姓赞

        近年来,面对资金配套不足等问题,淮阴区因地制宜,采用经济实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小片区内农户排放的厨房、厕所等各类生活污水进行接管处置,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置率大幅提升。淮阴区13个镇(街道)涉农行政村248个,2276个自然村,农户17.4万户。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覆盖13个镇(街道)中的189个行政村,1265个自然村,农户8.9万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6.2%,自然村覆盖率达40.28%、农户覆盖率达41.6%。

        科技支撑,高效监控,网云技术显神威

        淮阴区现建有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17座,全部巡检一遍,按照基层现有的监管人手就要用上10天左右的时间。加上农村污水管道内杂物多,易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损坏。农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环保意识的欠缺,各种液体废物都会倾倒在下水道内,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有效杜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解决过去维护成本高,监管人手不足等难题,淮阴区2015年就率先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等平台,可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操控,实现了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报警后,驻点的运维人员就能够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如果24 小时内问题没有得到处置,运维方将被处罚。如今只要一个人通过手机随时翻阅各项记录及查看各点运转情况,就能够监管整个区的设备。

        在淮阴生态环境局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监控大屏上,区内已投运的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操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据了解,每个设施通过绑定单个或多个摄像头,实时回传现场摄像并上传存储于阿里云数据库,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调取30天以内的视频录像。  

        锐意创新,破难革弊,闯出一片新天地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任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淮阴区着力在资金筹措、规划布局、科学监管上开动脑筋,创新求变,探索出一条成本低廉、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百姓欢迎的农村污水处理运营的新路子。

        持续加大投入。坚持多元化投入,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地方财政投入一点,社会资金吸纳一点等办法,共投入各类环保资金近2亿元。

        严格采购程序。淮阴区从项目设施采购前就开始科学谋划、系统研究,通过项目“设计—建设—维护”程序一体化方式,并实行“一包三年”,有效解决项目建管前后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等各类问题,以程序创新实现项目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运行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