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连维良:“信用有价”的实践应该在更多场景落地
        发布时间: 2017-09-22

        据报道,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及时偿还信用卡不产生信用污点……现在老百姓对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视,不过对信用城市,还有点陌生。信用城市什么样?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给出了答案:随着信用经济兴起,未来信用可以“当钱用”,也能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

          

        所谓“信用城市”就是城市信用覆盖度高,人人有信用记录且信用好的人,可以在各种公共服务、城市生活上享受到便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描绘了未来信用城市的图景:“‘信用有价’的实践应该在更多场景落地:在停车场可以先离场后自动扣费;办理公共事务,可以先办事后补资料;守信企业可以获得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优惠政策、财政资金等方面的更多支持,可以获得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发放的纯信用贷款……”

          

        那么,如何建设信用城市呢?全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展实践,有的地方尝试把信用当钱用,有的尝试让信用取代繁琐的证明材料,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比如在杭州,有信用,市民不用交押金就可以租用共享单车、借阅图书,而且每次守信的行为都能积累信用。

          

        当然,信用体系不仅要让守信者看到信用的价值,更要通过惩戒体系让失信人看到违约成本。连维良说,“2017年4月,全国490多个地方政府进入了“老赖”名单,某个县级政府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县政府领导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受到影响。我们下决心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目前已有3800多家履行义务,整改履约率达77%。名单上大多是县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或基层自治组织,但暴露出政府机构对信用缺乏重视的形势十分严峻。”

          

        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建设信用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论坛对全国各地市长及城市管理者的调查问卷显示,八成人认为,我国距离全面实现信用城市,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认为,未来信用城市的打造,信用体系的可信度和有用性是最关键的两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彭蕾说,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我们实时全面动态地掌握信用的趋势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支撑。它会让信用体系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它更加多维、精确,也更加实时,它不再是死数据。


        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3208000060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1951号